close


Roann 在鐵人工廠上班,協助賽事事務,總是給人一股衝勁、做事俐落,其實在2017年就想給自己一個挑戰,那就來衝個226吧!故事就在報名後展開....(任何比賽也是在報名後就開始了)

 

Roann完成過113km、也跑過東京馬,照理講這樣的經歷本來就是準226選手候選人,沒什麼理由不參加226,但讓我擔心的是,她那股衝勁背後有種沒自信感,這種沒自信的感覺從訓練中就可以感覺得出來、教練我「好像」腳有點不舒服,教練我「好像」有點感冒,教練我「好像」做不到這個強度,一連串的好像.....讓原本對她挑戰226信心滿滿的我也開始「好像」有點擔心了....

工作忙碌是教練最擔心的點

大概從2019年一月後才跟我確認要開始進行訓練的準備,反正從一月到7月約有5個多月-20週以上的時間準備,時間看似很多,但扣掉中間鐵人工廠最大的活動Challenge Taiwan的2週,還有零星的2-3週出國開會,能訓練的僅剩15週左右的時間,雖然有113和全馬的基礎,但Roann是典型坐態模式工作者,開會、討論、規劃、用電腦......一個禮拜最多只能訓練7-8小時,再多就容易身體不舒服感冒之類的,這樣子的可訓練時數,規劃起來其實也沒有太容易!

崩潰的訓練狀況常讓我也是很崩潰
 

Roann游泳還不錯,1500m可以35分內完成,以226來說,在每天有限訓練時間內,游泳在整體的比例不會太高,最多當作訓練後的緩和,或是緩和週當作放鬆的項目,而單車跟跑步是我最頭痛的,先從跑步說起,在2019年以前大約有兩年時間,幾乎沒有規律訓練,就是偶爾爬爬山慢跑一下、參加一些沒有訓練準備的鐵人賽,要說一年內持續跑的時間,最多大約50分鐘就是極限了,但要完成226的全馬,我自己的經驗,在準備的時候至少希望能安排3-4次28km以上的持續跑加入訓練內,會是比較適合的,身體也會比較能夠適應這個距離,Roann的工作型態很難在週末有足夠的時間做長距離跑步訓練,只好在平日週五的上午下午來個Double Run (上午1小時,下午50分鐘-60分鐘),雖然把長距離分開來跑效果不像一次跑完這麼好,但為了要讓身體累積基本的跑量,也只能用這個方式了。

單車部份,為了參加226 Roann想辦法處理了一台三鐵車,但最大的問題是..『她不會放單手拿水壺喝水....其實好像還蠻多人有這個問題』,從騎計時車上路到趴在計時把上能持續騎,就花了至少2個多月時間才敢趴著休息把在河濱騎乘,從背後口袋把補給拿出來大約也練了一個月,因為太害怕外騎,在6月以前幾乎9成的訓練都是訓練台上度過....。

外騎就很常用皮膚煞車。

大約訓練到5月左右,訓練的效果其實沒有什麼進步,有點停滯不前,增加不了訓練距離&時間,也沒辦法增加強度,就一直重複一樣的問題,出差、太累、訓練休息、恢復訓練、身體負荷不了、再休息、再出差,要我鼓勵她也不知道要說什麼,念頭一轉,反而讓Roann以賽代訓,參加6月初Challenge 在斯洛伐克的70.3世錦賽,當沒有什麼方法的時候,就來場比賽吧,讓身體腦袋都繃緊,改變一下自己的想法。(雖然最後只有7個半小時完賽(Swim-50min08sec Bike-3hr30min08sec Run 2hr 57min),比之前自己113km的最佳成績慢了50分鐘,但在這個時候來個當頭棒喝也是不錯,至少了解自己身體的狀況,)。

 

時間一轉就來到了比賽月七月,雖然6月比完世錦賽訓練也是有一餐沒一餐,但至少更了解自己身體一些,離比賽前5天,準備出發德國Roth,但這趟旅程不單單只為了比賽,Roann還有很多與Challenge的會議要進行,就是原本每天都有安排的訓練幾乎就是只剩睡覺前的伸展拉筋能做,這時我也是雙手一攤~老話一句,『吃飽睡好一切美好!!』

到了賽前還是一堆會議,根本就是佛系鐵人。

到了比賽日,其實我自己預計的完賽時間約16:00左右(Challenge Roth關門時間是15小時整),畢竟113用了7個半小時,比較沒有經驗的選手226的時間,大約將總時間乘以2再多一個小時左右,加上我覺得226這麼長的距離加減會遇到崩潰的時刻,這些總總加一加,反正就是抱著會被關門的心情在等待比賽結果........但結果完賽時間是15小時07分39秒,雖然還是晚關門時間7分多鐘,但比我想像的時間快了不少。

順利完賽,完賽時間還比預期快很多,真的讓我很驚艷

 

Roann 一月時候的訓練,還算規律訓練。五月的訓練整個崩壞~~滿江紅一片。

回顧了一下Roann自己在賽道上的驚奇表現,『保持正面』是她覺得最重要的,其實在訓練的時候還蠻容易放棄或是受一點風吹草動影響,但到了比賽可能感受到了賽事的氛圍,還有賽道上滿滿的參賽者,在訓練的時候可能遇到風會覺得為什麼逆風騎起來這麼累,但在比賽時後將念頭轉成『好~既然逆風那我要更用力才行』,有時候補給也很個人化,Roann直接選擇吃台灣帶過去的鳳梨酥,雖然我不太建議吃這個,但自己開心最重要,心裡踏實其他都沒問題了,另外因為有了6月世錦賽的經驗,更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,比賽中的配速一直壓在自己能夠負荷的範圍,反而沒有太多衰退,這也是比賽中能有穩定配速的關鍵。

 

鐵人三項準備賽事的過程就是人生的縮影,12-16週的訓練過程中沒有人是順遂的,不只是生活中的難題,每次訓練中會遇到狀況(下雨、爆胎、泳池沒開、游泳一直被摸腳、跑操場被走路的人擋道)、家人、工作....等。但能夠平衡並穩定發揮表現的人,一定挺過人生的各種關卡,這種挑戰自我戰勝逆境也是鐵人三項最迷人的地方。

 

 

 

筆者: 楊志祥

2008年開始參與鐵人三項賽事

現為 Waypoint鐵人工廠 員工 Waypoint訓練團隊-組員

擅長鐵人三項訓練安排,賽事規劃,指導客群 從初鐵到226超級鐵人。

arrow
arrow

    楊志祥-鐵人暖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