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個好教練,當個讓學生成績好的教練,當個讓學生品德好的教練,當個讓學生企圖心很強的教練,當個讓學生自主性很好的教練,當學生講到,教練你好好喔,我都會思考一下到底是哪裡好?

教練常常被要求【帶人先帶心】,但有時選手成績表現上,大部分鐵血教頭帶的選手都比佛心教頭帶的選手來的好,其實這種情況在台灣並不少見,那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的佛心教頭呢?在我觀察全台灣最佛心的教頭,臺北市立大學-Tom 教頭的執教方式後,我發現佛心教頭大部分不會大聲斥責學生,柔性勸導誘發出選手內心深處的真、善、美,阿不是,是選手內心的企圖心和自主性,給選手個大目標,讓選手訓練動機比教練還要強,讓選手詢問問題的頻率比教練還要高,最好可以強到教練招架不住必須更努力的學習新知識,來指導選手,這是佛心教練指導選手潛在最大因素。

1377858792-3488373858.jpg

但把這情況放在社會人士身上可能就不是這麼好操作了,因為社會人士的時間不像學生這麼充裕,學生除了上課以外幾乎都可以訓練(除了打工跟聯誼),大部分社會人士都需要安排好自己的運動時間、家庭時間、工作時間、有時還要出國出差,這種種的外在因素交叉的情況下,不斷消磨訓練的動機,這時候身為教練的人扮演很重要的角色,你要鞭策自己的學員不給他藉口逃避訓練,要他Shut up and Run,還是掏心掏肺的跟他聊到內心深處,讓他知道原來教練都懂他訓練是多麼辛苦,在這兩個不同相處模式上,時常困擾著我,就像放風箏一樣,我們知道現在要起大風了,準備放長線讓風箏高飛,但風箏卻沒乘住這股力道上爬,有時風箏感覺風很大,需要教練授權讓他放一搏,但我們卻緊緊抓著線,告訴他還沒到重要關頭,在這中間拿捏的學問,以我短短兩年的執教生涯,還不是這麼的熟練。
像Tom 教頭說的:【訓練不是單單讓Training Peak上的格子變綠色這麼簡單】,要顧到學生心理、生活作息、飲食控制、課程執行、賽後檢討等等拉哩拉紮,我認為線上服務超過7成時間都在跟學生溝通,建立學生信心,告訴他們:你是最棒的,當個"好"教練真的不簡單。

筆者: 楊志祥
2008年開始參與鐵人三項賽事
現為 Waypoint鐵人工廠 員工 ,Waypoint訓練團隊-組員
擅長鐵人三項訓練安排,賽事規劃,指導課群 從初鐵到226超級鐵人。
arrow
arrow

    楊志祥-鐵人暖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